40年
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徐州这座城
就是“变”
徐州这座城,是有故事的。
它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2000多年的建城史。
是包括西安、咸阳、北京、南京、洛阳、开封在内的中国十大古都之一。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中,有几百条大大小小长短宽窄的街道。
40年前的徐州,自然没有出租车这个叫法,但是类似的交通工具,倒是有的。在旧社会,这个行业叫车夫,拉黄包车的,后来衍生出三轮,或是电动三轮。
不过在当时,人们的出行大多还是依靠步行和自行车。老式的自行车慢悠悠穿街走巷,小伙的后座常常有姑娘嬉笑的打闹声;成家的男人和女人则会在后座安上竹筐,放置购买的商品。
那时的我家虽在市区,但是父母却在桥东上班。公交车成为我家最好的交通工具,而10路车,承载了他们漫长而甜蜜的等待时光。
40年前的徐州,还没有多么雄伟高大的建筑。徐州会堂、彭城剧场、中山堂......成为当时徐州人口中辨识位置的标志性建筑。
中山北路立交桥通车剪彩,重修戏马台落成典礼...一幕幕有意义的时刻被相机记录成光影,为2018年的我们,缓缓道来当年的故事。
改革开放40年,徐州从中心向四周快速发展,逐渐展露出自己的辉煌。
40年来
徐州变化很大,变得很美
11月20日,新华日报“史诗40年,改革再出发”栏目,用16个版面以聚焦“徐州蝶变”为主题,全面反映徐州改革开放40年来的发展探索与成就。
报道中说,作为淮海经济区的“领头羊”,徐州迎来一次次发展机遇,中心地位不断凸显。当前,徐州着力摆脱“地级市思维”,破除传统的“苏北意识”,卸下老工业基地的“包袱”,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新旧发展动能转换,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提升产业支撑力、城市承载力、发展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努力创造更多高质量发展的徐州经验、徐州典型,以过硬成果向总书记和全市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从“三大转型”到“四个中心”建设,报道全面介绍徐州打造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坚定决心和切实行动。
作为老工业基地和资源枯竭型城市,徐州的转型发展之路对于全国同类型城市来说,正是宝贵的徐州经验。
报道中说,2003年以来,徐州陆续依法关闭162座小煤窑、52家小水泥厂、117家小造纸厂、76家小化工企业,拆除市区790台燃煤锅炉,关停小火电发电机组153.6万千瓦,拔掉市中心区的740根烟囱。仅以徐州矿务集团为例,自2001年以来,已关闭矿井19对,共计退出产能1396万吨。
40年前,徐州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仅有21.39亿元。继1990年进入百亿元区间后,2004年突破千亿元大关,此后13年里相继跨越5个千亿元台阶,2017年超6000亿,达到6605.95亿元,是1978年的308.8倍。按照可比价计算,实际增长79倍,年均增长11.5%,增速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
转型的阵痛中,徐州这座古城也从“灰”变成了“绿”。
2007年,徐州向15万亩未被绿化的荒山进军。2010年,徐州吹响“二次进军荒山”的号角,立下“让绿色尽染每一座山头”的誓言。如今,徐州50余万亩荒山全部换上绿装,在全国开创了石灰岩山地造林的成功范例。
目前,徐州市区园林绿地面积从1978年的219公顷提高至2017年的16164.6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从10.4%提升至43.3%。2017年全市地表水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达79.2%,森林覆盖率超过31%,位居江苏省第一。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汉文化的发祥地……徐州从古至今,都带着深深的文化烙印。
报道中说,走在徐州,历史与现代交融,在建筑样式、景观布局、城市雕塑、道路命名等方面,汉文化特质和汉文化符号,已深深融入这座城市的文化肌理。
汉墓、汉画像石、汉兵马俑等灿若繁星的历史文化遗存,更成为一张张徐州名片,人们赞誉“两汉文化看徐州!”
市委书记周铁根反复强调,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这是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报道中说,1986年,徐州摆脱贫困进入温饱阶段;1993年,基本达到总体小康水平。2015年底,全市年人均纯收入低于4000元的87.7万低收入人口全部脱贫。2016年,徐州市启动新一轮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提出5年内要完成所有年人均收入6000元以下人口脱贫任务,269个经济薄弱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8万元。
近日,市委常委会通过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方案》,为全市扶贫画出清晰路线图。至去年底,徐州全市39.67万低收入人口实现脱贫,完成任务的58.2%;136个经济薄弱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8万元以上,完成任务的50.5%;丰县湖西片区面貌明显改善。
棚改惠民、城乡融合发展……报道用一个个鲜活事例和一组组亮眼的数据,全方位介绍了徐州百姓幸福感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