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铁二十四局集团徐州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07标项目经理 薛飞:
为了克服人员问题、材料设备问题,我们通过轨道公司,包括总包单位的协调,从外单位借调人员,包括材料我们也是借调,克服了相应困难,24小时不间断施工。” 下一步,项目部将加快周庄站站内、附属工程、联络通道等施工,确保徐州市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如期开通试运营。
我市城建重点工程再传捷报——备受市民关注的迎春桥(大马路桥)改造工程圆满完工,已于昨日3月31日正式通车,这标志着该区域原来交通拥堵的现象将得到极大改善,为居民出行和安全提供保障。 30日上午,风清气爽、艳阳高照,记者在现场看到,桥上新修的路面干净而整洁,工人们正在施划交通标线。新护栏摆放整齐有序,将慢车道与快车道鲜明划分。“一切准备就绪,3月31日该桥即可正式通车。”项目经理范会兵兴奋地表示。迎春桥(大马路桥)位于鼓楼区大马路跨越现状故黄河处,为我市城建重点工程。西起大马路与黄河西路交叉口,向东上跨故黄河,终点至大马路与黄河东路交叉口,新建3×20米简支板梁桥。原桥12米宽,改建后道路长度为139.96米,宽度27.5米,双向4车道。按城市支路标准,设计速度30KM/小时,为保障桥下船只安全通行,桥体较原桥有所抬高。迎春桥于1905年兴建于黄河渡口之上,为五孔石桥,因岸边有迎春池而得名,又因紧邻大马路被称为大马路桥而被市民所熟知。该桥建成时间比津浦铁路建成时间还要早,后经几次重修。1964年大马路桥改建为3孔8.7米钢筋混凝土桥梁,1983年保留原桥西侧桥台和两座桥墩扩建为现状的5孔梁桥。 迎春桥(大马路桥)改造工程自去年8月开工以来就备受市民关注,据了解,该桥桩基施工时与地铁1号线相交,桩基与地铁线水平最近距离仅2.78米,在确保地铁安全的同时,施工方中交一公局海威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作出旋挖施工钢便桥搭设、大跨度盖梁支撑体系等施工决策,从而保质保量按 原计划完工通车。 “众所周知,原来该桥及附近路段交通十分拥堵,新桥落成后,将极大改善交通拥堵现象,为居民出行和安全保驾护航。”市城管局重点办主任石玉雷表示。在前期工作开展扎实的基础上,迎春桥(大马路桥)如期完工通车,为老百姓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大马路桥,位于济众桥和坝子街桥之间,是徐州的一个老建筑,也是徐州第一条民国时期、近代史上比较重要的马路。 它又名迎春桥,始建于1905年,位于大马路中段,原先是个石拱桥,30年代桥基毁损,改建为木桥,1964年改建为三孔,跨22.5米,宽11米的T型梁桥。 随着城市的发展,这里开始聚集很多民工和打零工的人,十分热闹,而桥头的镇河铜牛也渐渐成了徐州的一个地标。 1983年4月,还曾在桥北故黄河底,距地面8米深处发现张良墓道碑,为明朝(1539年)所立。 去年大马路桥迎来了升级改造。现在改造完成,这里的桥面更宽阔,道路更通畅。
来源:无线徐州、都市晨报、徐州发布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