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徐州获得“全国文明城市”这块沉甸甸的 “金字招牌”,这既是一份城市荣誉,更是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
从那时起,近700个日日夜夜,徐州按照“标准不降、力度不减、队伍不散”总体要求,坚定不移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文明养成,
正成为徐州市民根植于心的自觉行动;
守护荣誉,
也成为全市上下众志成城的共同目标。
9月17日,第七届江苏省道德模范暨第二届江苏省文明家庭颁奖仪式举行。徐州共有3人被授予江苏省道德模范称号,2人被授予江苏省道德模范提名奖称号。
让道德之光为文明城市增光添彩。
自2017年徐州荣获全国文明城市以来,累计7人获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28人获江苏省道德模范及提名奖,113人(组)荣登“中国好人榜”,182人(组)荣登“江苏好人榜”,5人当选新时代江苏好少年,数量居全省前列。
今年3月1日,徐州举办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当日网络阅读量达4300万。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累计获评全国文明单位(社区)19家、全国文明家庭2家、全国文明村镇14家,江苏师范大学获评首届全国文明校园,41所学校被推荐为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
“礼让斑马线”,一脚刹车温暖一座城,文明,正在深入影响着城市的方方面面。禁放烟花爆竹、推进文明祭扫、志愿服务站点标准化建设等成效显著,“文明排队推动日”等主题创建活动深受群众欢迎;
徐州还承办了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故事汇”基层巡演、“迈进新时代幸福舞起来”2018江苏省广场舞大赛决赛及展演活动、全国2019年“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启动仪式、全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推进会等重大活动。
文明创建没有局外人、旁观者。
如今,广大市民积极参与文明创建,共同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城市荣誉。
徐州贴近群众需求,有效处理创建投诉问题200余条,累计巡查交办问题7万余件,一大批群众身边的难事、烦心事得到解决,近两年,全市119项为民办实事项目有序推进,实施棚户区改造2562万平方米,64个镇(街道)文化站建成达标。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全市各级的不懈努力,更离不开制度化的常态长效创建模式。
徐州坚持双周例会制度不动摇,健全包挂包创、巡查交办、督办问责、日常考核等工作机制,创新季度模拟测评、季度重点推进项目等形式,常态长效创建模式不断优化、细化、深化。
在2018年度高质量发展监测中,发展指数、综合指数居全省首位。
今年文明城市创建测评
已进入临战状态,
明年的复查确认
也步入了倒计时阶段。
市委书记周铁根在全市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推进会上强调,
要想在创建工作上继续获得优势、赢得主动,既要注重平时打基础,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又要紧扣战时迎测,抓重点、攻难点、补短板。
针对当前创建中存在的重点、难点、堵点问题,徐州将花大力气,抓好整改落实。
在补短板方面,徐州将集中精力抓好专项整治任务:
此外,徐州还将推进电动车交通违法行为整治,紧盯非机动车逆行、占用机动车道、闯红灯等交通违法行为,明确重点路段和重点时段进行集中治理。
着眼培养时代新人,大力提升市民素养,徐州将——
自去年起,铜山区、贾汪区作为“县改区”,与5县(市)一起单独接受上级测评。
徐州要求,各地要把文明城市创建作为提升城市综合发展水平的龙头工程、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牛鼻子工程,推动全面工作的重要抓手,并将文明城市创建作为“一把手”工程,将创建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特别是在抓基础、抓管理等方面持续发力,进一步提升徐州文明城市创建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