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九里山修复工程被列入当年的城建重点工程,
开始了被逐步改造修复的过程。
那么,如今修复工程进展如何了呢?
3月12日,徐州市城建管理局官网上,有市民就九里山修复工程的最终设计和计划启动施工时间的问题进行咨询:
去年底,徐州市2020年度城建重点工程-九里山山体生态修复工程设计(七标段)招标已经确定设计单位,请问最终设计确定了吗?何时对市民公示,计划何时启动施工?谢谢
在徐州城市管理局所做出的回复中,详细介绍了四项山体修复工程的最新进展:
按照市政府批复的《徐州市生态修复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安排,我局负责实施山体修复行动中的九里山襄王路、天齐路、平山路、中山北路等4项山体修复工程。
这四条道路的最新进展为:
襄王路
襄王路以路堑的形式贯穿九里山南北,将九里山分隔成两段,严重影响了山体的整体性,对自然生态造成严重破坏。
为修复九里山整体生态,市政府将九里山襄王路生态修复工程列入2019年度城建重点工程,计划投资7600万元。
工程北起襄王南路,南至西三环与襄王南路交叉口,隧道长约160米,高8米,总跨度42米;隧道采用双向四洞分隔式框架结构,隧道完成后通过不同土质分层碾压,进行覆土回填恢复山体原貌;道路部分长468.8米,按双向6车道设计。
目前隧道底板已完工,整个隧道主体预计5月份完工。隧道完成后进行覆土回填恢复原貌,配套建设道路、雨水污水管网、路灯等设施,计划整个工程6月份竣工。
对于该工程,此前做过报道:《徐州九里山修复工程(襄王路段)》
平山路
计划投资约1亿元,平山路隧道采用双跨矩形结构,长约100米,结构总宽度26.5米,总高度6.9米。
结合该路段平山寺佛教文化特点,将隧道顶板设计为漏光顶板,种植低矮绿植进行生态修复,目前正在组织进行方案设计。
天齐路
计划投资约1.81亿元,隧道长约280米,采用四跨连拱结构,结构总宽度28米,总高度7.7米。
隧道上种植绿植,与两侧山体顺延,形成连贯天际线,隧道洞口采用古城墙设计形式,突出九里山古战场文化历史特色,目前正在组织进行方案设计。
中山北路
计划投资约1.35亿元,隧道全长120米,采用双跨矩形结构形式,总宽度30.5米,总高度7.7米。
隧道洞顶采取银杏叶造型镂空,进行自然采光,营造丰富光影效果,目前正在组织进行方案设计。
待九里山修复工程完工后,这里还将成为九里山风景区。而这项规划,也是由来已久:
2011年5月初步的规划方案正式出炉,要将九里山风景区打造成军事文化旅游区。
2016年初公布的当年徐州市城建重点工程中,九里山的景区开发被列入了前期研究项目。
2017年初,徐州旅游十三五规划公布,九里山风景区就赫然在列。
景区功能定位: 以生态休闲运动为支撑,以楚汉文化旅游为主题,构建城市发展的新引擎——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景区规划范围: 东至青山公园,西接三环西路,南到荆马河南路,北至三环北路,规划面积约8.84平方公里。核心区规划范围与九里山山林红线一致,规划面积为2.61平方公里。
景区设计宗旨: 以山为脉串节点,构建自然生态格局;以湖为核塑中心,打造片区核心动力。
景区宏观定位: 徐州北部地区崛起的新引擎,文旅产业与城市发展融合的示范区,自然生态基底与休闲游憩活动有机融合的新典范,集自然生态观光、历史文化体验、度假休闲运动、生态资源保护为一体。开发成为以生态休闲运动为支撑,以楚汉文化旅游为主题,构建城市发展的新引擎——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九里山风景区规划设计》结合《徐州九里山道路生态恢复工程方案》,将对襄王路、平山路、天齐路、中山路穿过九里山形成的宕口进行生态修复设计,将道路山体连成一个整体,使整个九里山能够从整体上“复绿”。各个宕口的修复方式各不相同、各有特色。
让我们一起期待 未来九里塌陷区的美丽“蝶变”!
来源:淮海地铁圈、徐州城市管理局、徐州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