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查看: 1090|回复: 0
收起左侧

徐州市疾控中心提醒:严防交叉发病,小区出现确诊病例,我怎么办? ...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年2月16日 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江苏

i7zz008z0t7O6fk9.jpg


记者从市疾控中心了解到

从徐州市已确诊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情况看,当前徐州市进入一代病例和继发病例交叉发病的阶段,聚集性疫情占比在上升,容易出现社区传播,我们目前的防控重点也已经由原来的单纯严防输入向严防本地扩散方向转变,目前徐州市疫情形势是严峻的。

A4ENfvf6c556UgCA.jpg h0C8v4g3OC5fTBzo.jpg

据徐州市疾控中心疾控科副科长孙传武介绍,此次疫情是由一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引发,我们对这种病毒的研究还很局限,对其发病规律等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缺少有效药物,这些因素都让此次疫情防控形势变得复杂。

eZhTkKQq2bRRQckW.jpg Xc6oa6CJsci6qOjD.jpg


我市目前的疫情主要表现为:以输入性病例为首发,再就是家庭、聚餐者等聚集性发病的继发病例。在已经发现的病例和感染者中,聚集性发病已经达到了11起,(包括:单纯的家庭聚集、家庭亲属拜年聚餐聚集以及单纯聚餐聚集),尚没有明显证据显示我市已经进入社区水平传播。


clc9HYqkp2LB6C2j.jpg


典型的聚集性疫情病例



Mf2Mlr589wIBWicB.jpg O804JNzICIfC408u.jpg

1
聚餐聚集:

患者薛某某,男,我市某区人,1月16日-18日患者前往郑州某酒店参加会议,约1000人左右,期间一直在酒店未外出。1月18日20点抵达徐州。1月23日晚餐6:00-9:00在当地某酸菜鱼菜馆朋友就餐5人。24日患者出现腹泻等不适症状,中间间断治疗效果不明显,并出现了呼吸道症状,28日患者症状加重到当地定点医院治疗,采样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结果阳性。疾控机构介入调查,排查到这几个聚餐人的时候发现有2人已经发病,随即落实隔离治疗,密切接触者排查,落实隔离观察措施,29日共同就餐者中又有1人发病。后均经过市疾控中心实验室新型冠状病毒检测结果阳性,至此5人聚餐者中4人确诊。


VkL9kUKEeqzE48EK.jpg

2
家庭聚集:

患者李某某,男,我市某县人,在武汉某公司工作,居住在武汉某小区。该患者1月20日11时一家3口(患者、妻子、次子)自驾回老家,晚上九点半抵达父母家中,其长子在本地上学,由其父母照看;21日晚患者一家6人及其姐姐、姐夫、外甥女在自己家庭聚餐(9口人)。22日感觉不适,体温37.7℃,在附近诊所输液两天,未见好转,24日转至当地定点医院治疗,完善相关检查,排除常见病原感染后采样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检测,结果为阳性。疾控机构随即开展了密切接触者排查,并落实了集中隔离措施,之后其母亲、父亲及其共同就餐的亲属共计7人相继发病并检测阳性。


R5j9cc9zC9Evj201.jpg

3
首发未造成续发病例案例

患者姜某,女,我市某县人,在武汉工作,居住在武汉。2020年1月19日从武汉返回,20日抵达徐州父母家中,看望父母。22日傍晚患者出现短暂发热,干咳、咽痛症状,体温37℃,随即口服药物后睡觉,夜间出汗较多,次日晨患者症状基本消失。患者家属考虑到其发病前有疫区(武汉)居住史,随即劝说其到定点医院,隔离治疗,经过市疾控中心实验室新型冠状病毒检测结果阳性。姜某家人无一人发病。


上述案例均提示我们,近期疫情群防群控的重点仍是:不外出、不访友、不聚餐、戴口罩,出现症状及时就医。

Fni8EE8RjQRLMd5S.jpg

R9Q3jfOM3Q4Qgq1q.jpg


如何做到早发现早隔离呢?



  • 对于非湖北省、温州市等疫情高流行地区的外地来徐人员,要采取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措施,并主动到所在乡镇(街道)、村组(社区)登记信息。

  • 对于湖北、温州等疫区来徐、返徐的人员以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密切接触者,要在当地政府的安排下落实好集中隔离措施。医学观察期限为自最后一次与病例、感染者发生无有效防护的接触后14天,或旅居湖北省、温州市等疫区流行地区抵徐之日起后14天。

  • 医学观察期间,隔离观察对象一旦出现任何症状(包括发热、寒战、干咳、咳痰、鼻塞、流涕、咽痛、头痛、乏力、肌肉酸痛、关节酸痛、气促、呼吸困难、胸闷、结膜充血、恶心、呕吐、腹泻和腹痛等),则立即向当地的卫生健康部门或隔离点负责同志报告,并按规定送定点医疗机构诊治,采集标本开展实验室检测与排查工作。

Mb7zT57WV7f5ZmaY.jpg

目前,我市报告的所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确诊病例和阳性检测者,全市各级疾控机构专业人员全部开展了现场调查,严格落实了相关控制措施。




小区如果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我该怎么办?


居住小区内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确诊病例,怎么办?北京市疾控中心一一解答,并提示小区居民,确诊病例已收入定点医院救治,小区居民不用担心和焦虑。在疫情期间要注意“勤洗手、戴口罩、常通风、勤锻炼、不扎堆,讲礼仪、稳心态”。

BelrQ88MlPDXIVDl.jpg

↑小区路口设立的快递外卖领取点。中新社记者 姬东 摄

2月6日举行的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了2月5日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新发病例活动过的小区或场所新发病例活动过的小区或场所。

那么,出现确诊病例的小区居民要怎么做以更好防控呢?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围绕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的家庭成员、非密切接触者的其他居民以及社区、村(居)委会等相关部门一一解答。

密切接触者该怎么办?

1.要依法服从隔离医学观察措施。接受社区医务人员对居住环境的评估。如果居住环境不能满足居家医学观察,应服从社区医务人员安排。

2.居家隔离期间,密切接触者应单独居住在通风良好的房间里,专用餐具,有条件时使用专用厕所。应尽量减少与家人接触。拒绝一切探访。

3.密切接触者单独居住,可不戴口罩;在进入和家庭成员共用的空间时应佩戴医用口罩。口罩被分泌物弄湿或弄脏时,应立即更换。

4.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口罩或手肘遮住口鼻。

5.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至少上、下午各1次,每次通风时间30分钟以上,同时注意保暖。确保共用空间(厨房、浴室等)通风良好。

6.每日至少进行一次房间湿式清扫,以保持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

7.如果密切接触者为哺乳期母亲,佩戴口罩和做好手卫生的条件下可以继续母乳喂养婴儿。

8.观察期间不得外出,如果有疾病等特殊情况必须外出的,须经社区医务人员批准后方可离开。

9.每日至少早晚各测体温一次,密切关注自身是否出现急性呼吸道症状或其他相关症状。

10.一旦出现发热、干咳等任何症状要立即联系社区医务人员,说明自身健康状况,并按社区医务人员的要求就诊。

T6YmvS0K1V6y87VG.jpg

↑一名戴口罩的市民正在接受体温检测。中新社记者 俞靖 摄

密切接触者的家庭成员怎么办?

1.其他家庭成员进入密切接触者居住空间时应佩戴口罩,尽量减少与密切接触者及其用品接触。如避免共用牙刷、餐具、饭菜、饮料、毛巾、浴巾、床单等。

接触可能污染的表面、与密切接触者接触后,可用含酒精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也可用0.5%碘伏溶液,作用1分钟~3分钟。

2.家庭成员清洗密切接触者衣物、床单等时,不要在共用区域抖动,避免直接接触自己的皮肤和衣服。使用洗衣皂或洗衣液和清水清洗。

3.家庭成员应配合社区医生做好密切接触者的管理,并督促密切接触者做到医学观察的各项要求。

非密切接触者的其他居民怎么办?

1.应尽量减少外出活动,居家休息。

2.如需外出前往超市、餐馆等公共场所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要佩戴口罩,尽量减少与他人的近距离接触。

3.个人独处、自己开车或独自到公园散步等感染风险较低时,不需要佩戴口罩。

4.注意手卫生。

5.每天开窗通风,通风要注意做好保暖。

6.加强居家环境的清洁,每星期最少彻底清洁家居环境一次。

7.保持良好心态,理性对待疫情,不造谣、不传谣。

8.关注本地和社区、村(居)委会发布的疫情信息,配合疾控部门或者社区开展的疫情排查和流行病学调查等疫情防控工作。

社区、村(居)委会等相关部门怎么做?

1.发动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规范管理。

2.为密切接触者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及必要的其他服务。

3.对社区(村)居民开展健康教育。

4.协助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开展密切接触者隔离医学观察,配合当地公安机关对拒不执行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采取强制隔离措施。

5.组织做好环境整治、物资储备等工作,协助做好病例家庭、楼栋单元、单位办公室、会议室等场所的消毒。

北京市疾控中心强调,确诊病例已收入定点医院救治,小区居民不用担心和焦虑,在疫情期间要注意“勤洗手、戴口罩、常通风、勤锻炼、不扎堆,讲礼仪、稳心态”。

来源:无线徐州


温馨提示

如果你想了解你身边的疫情,在指尖徐州后台回复“徐州”即可。


IM46H6FMWT1FIF2B.jpg



点亮在看,让更多人知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