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新闻线索加微信:18652190335 或者微博@指尖徐州 采用即发30-100元红包图
业务洽谈:xzlc5188 电话:15695258158
自从今年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
江苏代表团联名提出 “将淮海经济区上升为国家区域规划”以来 关于淮海经济区的报道一直不断
而新华日报的五月几乎是被“淮海经济区”承包了 一个头版头条+4个整版特稿 全面报道徐州打造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 ↓↓↓ 5月13日头版头条 《大风起兮,打一场新时期“淮海战役”》
徐州如何打造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 新华日报又刊登了4个整版特稿
5月13日报道: 《一马当先,“百年煤城”勇跨“增长陷阱”》
5月16日报道: 《逐鹿淮海,“金融奇兵”领衔战略突围》
5月17日报道: 《打破藩篱,“五省通衢”升级“五通汇流”》
5月18日报道: 《集结号起,淮海大地激荡发展大风歌》
下个月,淮海经济区8个核心城市
将在连云港举行市长会议 掐指一算 这是第七届淮海经济区核心城市市长会议 而“淮海经济区”的提法 也已经有了30年的历史 最早提出这个概念的学者于光远
已于2013年去世 多少徐州人、连云港人、宿迁人、枣庄人……
30年来默默建设家乡,熬白了头发 在这片17.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1.2亿人热盼“淮海经济区”上升国家战略!
除了新华日报的报道 “交汇点”昨天也发文 为淮海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而呼吁 摘要如下:
《淮海经济区已成立30周年,1.2亿人期盼上升“国家战略”》
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版图上,淮海一直都在渴望崛起。
这里资源丰富,区位优势独特,30多年前,一个跨省横向联合的经济合作区——淮海经济区,横空出世。
淮海经济区跨苏鲁豫皖四省,由20个成员市联合而成,面积达17.8万平方公里、人口1.2亿人,分别占全国面积的1.8%和总人口的9.3%,是国内最早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之一。
然而,30年后,由于淮海经济区既是中央区域政策的“盲区”,又是所在省的边缘地区,双重边缘化的“叠加”,淮海经济区没有顺利实现低谷隆起,成为“尴尬的淮海”。淮海经济区并没有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之后的第四大经济增长极。
大风起兮云飞扬。一场新时期的“大决战”亟待打响,淮海大地四省20市,1.2亿人民在呼吁:打一场区域协同发展的“新淮海战役”。
我们的南侧,是全球规模最大都市群——长三角经济带,以浦东新区为代表,江浙沪正引领全国经济腾飞; 我们的北端,是中国的“首都圈”,以雄安新区为新引擎,京津冀一体化正进行得如火如荼; 我们的西面,中原经济带也已上升为国家级战略,洛阳、开封、安阳、许昌……一长串中国历史上熠熠生辉的名字正书写新时代史诗; 我们的东方,是一望无际的太平洋,日本、韩国、还有更远的远方,整个世界等着我们来握手……
可以说,淮海经济区是中国沿海经济的“支点”,找准它的定位,中国的经济必将如虎添翼!
2016年,江苏省委书记李强在为徐州谋划“三个作用”全新定位时明确指出:徐州要在推动淮海经济区建设中发挥“龙头”作用。 今年5月3日至4日,李强在徐州调研,再度提到徐州在“淮海经济区”的作用。
如今30年过去,徐州已成为典型的 “资源枯竭型城市” 但徐州人没有怨天尤人! 我们在采煤塌陷地上建起了湿地公园
我们在曾经拥挤的街道两旁设置了无数公园绿地
我们连续拿下国家森林城市、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等生态大奖;
经济方面,老徐州在新时代没有等也没有靠 我们的徐矿从采煤专家,变身成了高科技大亨, 为国产大飞机C919提供材料;
我们打造出世界上最大的光伏电力企业协鑫集团;
我们引进了中关村、甲骨文、华为等IT大佬;
我们的GDP接近6000亿,高居淮海经济区之首, 超出第二名约1500亿; 我们的人均收入增幅位列全省第一;
另外,徐州还有很多的优势, “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当之无愧: 我们拥有14所高校,20万大学生, 科教资源在全国地级市中名列前茅;
我们拥有国内43家金融机构, 其中13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全部到齐;
我们拥有徐医附院、中心医院等高水平医院, 惠及周边4000万人;
我们拥有两条已建成高铁,两条在建高铁 还有几条正在规划
我们正在建设3条地铁,未来要达到11条轨道交通线, 其中还有一条跨省; ……
徐州都市圈
也称作徐州城市群,是以徐州为中心的经济区域带,地跨苏鲁豫皖四省,包括江苏的徐州市、连云港市、宿迁市以及安徽、山东、河南部分城市,涉及总人口3188万人,面积4.8万平方公里。
沿东陇海线经济带
相比更早的“沿东陇海线产业带”,沿东陇海线经济带的范围扩大到以连云港、徐州为核心区以及淮安、盐城、宿迁等有着紧密联系更大区域,并相应增加了新型城镇化、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注重环境保护等内容。
丝绸之路经济带 规划修编应积极应对“一带一路”国家战略,顺应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在强化都市圈内核心城市引领作用、大力发展综合交通和建设交通枢纽城市、协调都市圈生态文明建设、塑造整合都市圈特色资源
淮河生态经济带
在2017年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加大统筹力度,提升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水平”一节中,也提到“加强省际区域合作交流,推进淮河生态经济带、宁杭生态经济带、苏皖合作示范区规划建设。”
大运河文化经济带
4月22日,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家瑞来徐调研“将建设‘大运河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工作。
如此大篇幅的报道“淮海经济区” 绝对是省里前所未有的重视, 如此造势,这预示着什么? 难道这次真的要上升为国家战略了?
今年,江苏把徐州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 列为三大任务之一 江苏省代表团在全国两会上联名提出议案 将淮海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 淮海经济区最好的机会要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