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徐州,有一个神奇的地方 叫做 “吃货的天堂” 窄窄的巷子
老旧的民房 一个路口走过去,徐州美食全领略 在一座城中 最有特色的美食一定隐匿在城腹中最古老的位置 有着数十年历史的莲花巷可真是藏龙卧虎 顺着路口走进去→→→→→ 就会: wow!amazing!
只有尝试过才知道什么叫别有洞天 米线店门前都是 人 盖浇饭门前也是 人人 哪哪都是 人人人 每到饭点,生意好的小店里总是坐满了人,说到谭哥,就不得不提他家的把子肉了! 老板娘用大汤勺把煮过的把子肉,海带,肉圆,花干等食材又重新加入大锅中浇上特制的汤汁再进行入味,浓郁的汤汁刚好漫过把子肉,金色的油花缓缓在汤上漫开,浓香扑面而来。 把子肉肥瘦相间,红白分明,要肥瘦一口咬下去才是最大的享受,浓郁的汤汁融在肉里,五花肉肥而不腻,Q软弹牙,唇齿留香。再要上香干,海带,虎皮蛋,配上一大碗白米饭,整个人都升华了! 除了把子肉,盖浇饭也是谭哥的看门好戏,每到饭点就有络绎不绝的食客。
莲花蛙鱼算是莲花小区的扛把子,历经20多个年头,也没能抵挡住粉丝的热情追逐。现在的莲花蛙鱼就在距小区南门十几米的一楼,黄底红字牌挂在斑驳简陋的老式楼道口,独成一股淳朴的民间风景。 夏天已至,滚烫火辣的食物再也让人提不起兴致。如果能在中午吃上一碗凉滋滋、酸溜溜的蛙鱼,搭配着软糯香甜的藕粉和外酥里嫩的炸串,一瞬间,只觉得人生圆满,幸福感爆棚! 挑选好的炸串被推进高温的油锅,溢出油炸食品特有的香味。 油炸后的炸串会用甩油机进行脱油处理,可见老板娘的用心。
经过油炸后的食物纤维发生微妙的变化,黄澄澄金灿灿,香酥可口,风味互补。再抹上冒着热气的甜酱、辣酱,厚重的酱料与各个风味的炸串混合,水到渠成天衣无缝。 浓稠的藕粉满满的铺上红豆、花生碎、山楂糕、葡萄干,再撒上一点桂花碎,用料十足,香甜软糯,桂花的清香配上酸甜的山楂,一瞬间,只觉得有春风吹到了心坎里。 一进门就看到老板娘熟练的制作菜煎饼,菜品是自己任意挑选的,新鲜的蔬菜切碎,几份菜装满一碟就可以交给老板静待美食啦! 当牙齿和菜煎饼接触的那一瞬间我就惊艳到了,酥!脆!无!比!蔬菜有一种味道上的层次感,清香、回甘,纤维饱满的蔬菜依旧紧锁水份,在与齿间的嬉戏中炸裂开来。 原来他们家的煎饼杂粮更多更纯,这样做出来才会薄而有韧性,再加上木板的压制与火候的相映成趣,才造就了菜煎饼如此爽脆的口感! 熙熙攘攘的小馆子,三五成群的食客在门口候着,老板娘忙碌的身影,一边烫米线一边不停的询问顾客要加什么样的作料,这就是牛记米线。 些许的等候并没有磨灭小编对于这道20年老味的期待,刚出锅的米线端上来还冒着热气,米线根根分明的盘居在一个颇年代感的瓷碗之中,火红的辣椒让很多不能吃辣的食客内心为之一振。 吃牛记米线一定要先喝一口汤,去感受包裹着所有调料的骨汤在唇齿之间蔓延开来的感觉,轻轻夹起米线软硬适中,口感爽滑很有嚼劲,所有辅料的搭配都恰到好处,火红的辣椒并没有灼辣到味蕾,牛记的辣属香辣,所以不能吃辣的食客也不用担心啦 嗝~ 吃到这小编已经战斗力骤降 但是听说前面还有更牛B的 立刻 满血复活
转个身的功夫就来到了莲花巷第一个丁字路口的东三十米处的丁记炒面,店面不大,但干净整洁,一进店面,凉爽的空调去除掉炒面的燥热。 面、豆芽、再配上点青菜一起翻炒,辣椒和孜然的味道随着铁锅在空气中翻腾,炒面充分吸饱了蔬菜的鲜味,鲜咸适中,味美可口。
店主自调的小菜风味独特,和炒面拌在一起,酸甜爽口的黄瓜碰撞味道浓烈的炒面,吃上一口,多年的老味并未改变,同样没改变的,还有足够的分量和未曾涨过的价格。
要说师大北门附近哪家盖浇饭人气最旺,那非帝都盖浇饭莫属了。这家位于帝都大厦旁边巷口的盖浇饭还没到饭点就已经排满长龙。
这家店从2006年就已经开业了,一直到今天,生意火爆如初。食物都是采用老板当天选购的新鲜食材,并亲自上厨掌勺烹饪。
招牌辣子鸡肉质鲜嫩,咸鲜醇香,略带回甜,咬下去酱香四溢。
师大帝都盖浇饭的摆盘都很随意,但是选菜自主,菜品丰富,荤素搭配,应有尽有。绝对是口碑满满,味道一流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