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查看: 2104|回复: 0
收起左侧

今日大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年11月1日 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河北石家庄

D83GbYLeU6seCSBc.jpg


Sq48U9UU8bT0E980.jpg

鲍赣生 摄


2018年7月23日

戊戌年(狗年六月十一)

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

大暑


大暑,一年中最热的日子

万物生长也极为繁茂

白鹭归巢站在岸边的石头上纳凉

稻田里的麦子开始微微低垂


bfn5NCcNf22OfEIg.jpg

中新社记者 李国庆 摄


棉花在风中安心等待着人们采收

丰收的日子终究要盼来了!


“倏尔一阵微风,夜空划过流星。

天地从来如是,人世却总多情。”


pF7XlN66mIlhYfRM.jpg


MvqG880YRM0gvgmy.jpg
大暑和小暑有什么不同?


暑,表示炎热的意思。


小暑和大暑分别意味着炎热天气的开始与高峰。


ahkSdvSkJ6j78HRS.jpg

中新社发 刘勤利 摄 图片来源:CNSphoto


大暑气候特征:

大暑节气正值“三伏”,是中国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全国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许多地区的气温达35度以上,俗称的“三大火炉”也最旺。


sAKr03A9rnA9J53n.jpg
大暑“三候”


一候腐草为萤:大暑之日“腐草为萤”。古人认为,萤火虫乃腐草所变,萤火虫又名“烛宵”、“耀夜”,是大暑迎接立秋的诗意之虫,轻罗小扇扑流萤,萤火虫袅袅神秘在静夜里穿梭时,其实凉爽的秋已经不远了。


p6IzGm5JS82Rzef7.jpg

陈超 摄


二候土润溽暑:后五日“土润溽暑”,溽是湿,湿气浓重,蒸郁而令人难耐。


aTZkzPEnZzY91zPf.jpg

何蓬磊 摄


三候大雨时行:再五日“大雨时行”,因湿气积聚而招致大雨滂沱,而大雨时行以退暑,最热时秋即携大雨来临。


kh2uf2B6FFWCK67F.jpg

杜洋 摄


x5zIwKDdd3w4B4wi.jpg
大暑节气,有啥习俗?


喝羊汤

山东不少地区有在大暑这一天“喝暑羊”(即喝羊肉汤)的习俗。三伏天喝羊汤,配以辣椒油、醋、蒜等,全身大汗淋漓,可带走五脏积热,有益健康。


OsTst7S3qRstU885.jpg

崔小芸 摄


吃凤梨

台湾民谚“大暑吃凤梨”,说的是这个时节的凤梨最好吃。凤梨的闽南语发音和“旺来”相同,所以也被用来作为祈求平安吉祥、生意兴隆的象征。


吃荔枝

在福建莆田,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习俗,叫做“过大暑”。在大暑节那天,亲友之间,常以荔枝、羊肉为互赠的礼品。


REb2ac2BiO9kJ2eN.jpg

张斌


吃仙草

广东很多地方在大暑时节有“吃仙草”的习俗。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茎叶晒干后可以做成烧仙草,又名“凉粉”,是一种消暑的甜品。


姜汁调蛋

浙江台州椒江人有大暑节气吃姜汁调蛋的风俗。姜汁能去除体内湿气,姜汁调蛋“补人”。也有老年人喜欢吃鸡肉粥,谓能补气。


Wf04F4ztG0zjVqj2.jpg

来源:视觉中国


斗蟋蟀

大暑是乡村田野蟋蟀最多的季节,中国有些地区的人们茶余饭后有以斗蟋蟀为乐的风俗。


JZbPOyOY11yoG1j1.jpg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CcSB1ZTBBSs9c9cY.jpg
大暑养生妙招


knCY3uNcYcXzH0C3.jpg

王东明 摄


巧用芳香植物消暑化湿

比如新鲜的藿香叶、薄荷叶、佩兰等,用来煮汤或熬粥。但要注意不能过度,也不能将其作为治疗疾病的方法。


趁暑化湿解冬病

不过也不是所有慢性病都能利用暑天来治疗,还得依个人体质。比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腹泻、风湿等阳虚症疾病,有上述慢性病的人可以利用好大暑这个时节治病,若是一些体质热的慢性病人就不适合用这种方式来治疗了。


药食同粥补气清暑

在大暑节气,典型的“度暑粥”可以选择绿豆百合粥、西瓜翠衣粥、薏米小豆粥,这些食材都具有补气清暑、健脾养胃的功效,可以帮助市民安度盛夏。


WzoS51Oc4ggUOtZz.jpg

中新社记者 骆云飞 摄


消暑切莫动“肝火”

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一定要避免生气着急等极端情绪,应尽量做到“心静自然凉”。


“桑拿天”健身宜散步

大暑养生首先要避开“桑拿天”,闷热天气尽量少出门、少活动,即使出门也不能长时间暴露在露天环境中。为了让体内的湿气散发出来,应尽量在早晚温度稍低时进行散步等强度不大的活动。


Fs4i7nSvAn66nkV6.jpg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夏季饮食五佳

最佳调味品是 食醋

最佳蔬菜是 苦味菜

最佳汤肴是 番茄汤

最佳饮料是 热茶

最佳水果是 西瓜


oKy9J8WLLojjjw1y.jpg
大暑之禁忌


hYF9ggg616mlZo97.jpg

陈超 摄


忌大量饮水

大量饮水不但会冲淡胃液,进而影响消化功能,还会引起反射排汗亢进。结果会造成体内的水分和盐分大量流失,严重者可以促使热痉挛的发生。尽量多饮用温水或者白开水,请勿贪饮冷水。


忌大量食用生冷瓜果

大量吃进生冷瓜果、寒性食物,会损伤脾胃阳气,使脾胃运动无力,寒湿内滞,严重者则会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


忌吃大量油腻食物

大量的油腻食物会加重胃肠的负担,使大量血液滞留于胃肠道,输送到大脑的血液相对减少,人体就会感到疲惫加重,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忌单纯进补

进补过早的话,则会使暑热不易消退,或者是本来已经逐渐消退的暑热会再卷土重来,那时就更得不偿失了。


忌凉水冲脚

脚上的感觉神经末梢受凉水刺激,容易诱发肢端运动痉挛、关节炎和风湿病。


Ytk3bz3uGlM3bDuO.jpg

鲍赣生 摄


reEaEaQQyeSeGN6G.jpg
民间谚语


一起来看看今年准不准吧!▼


大暑热不透,大热在秋后。

大暑不暑,五谷不起。

小暑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

小暑大暑不热,小寒大寒不冷。

大暑无酷热,五谷多不结。

大暑连天阴,遍地出黄金。

jUPAa9XfAEpuxezC.jpg
大暑 · 诗词


销 夏

唐·白居易


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


w8cNmcpnNsMcMp4x.jpg

苏忠国 摄


夏日山中

唐·李白


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eH3061p9KXOLl16u.jpg

王中举 摄


大 暑

宋·曾几

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

经书聊枕籍,瓜李漫浮沉。

兰若静复静,茅茨深又深。

炎蒸乃如许,那更惜分阴。


aa368GM8om6x86jG.jpg

陈超 摄


乙未六月大暑

宋·方回


平分天四序,最苦是炎蒸。

在我须无欲,于斯患不能。

又应当闵雨,谁识始藏冰。

人力回元造,生生实所凭。


TzCnwgSZ2xgdzhh3.jpg

万淑艳 摄


愿你能放下浮躁

或者干脆尽情享受

每一寸皮肤汗腺的放纵


oXvuopWz1p0fo7BF.jpg


默默耕耘,挥汗奉献

等风到,等雨来

带走燥热,带来一份清凉的安宁


beSLVP1AyPRv6Sv7.jpg

杨东 摄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小新推荐


国家药监局通报长生疫苗案件情况:已对企业立案调查


问题疫苗流向何方?打过的孩子咋办?道歉处罚就了事?谁来回答?


“这辈子,老婆是我永远的模特。”男子10年为妻子拍摄上万张照片,美哭了…


台风“安比”登陆!部分航班取消、多条高铁停运…这些地方有大雨



来源:中国新闻社(CNS1952)综合自中国新闻网、央行新闻、中央气象台、中国天气网、央视财经、最爱大北京、 物道

编辑:赵一凡

XfwmMMFW9eEfikMi.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