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这两天可以说是很激动了!
整个朋友圈最近都被一件大事霸占了! 什么大事? 就在10月11日,也就是前天下午 以“智汇徐州、科创未来”为主题的 徐州—上海大院大所对接合作恳谈会 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盛大举行啦!
继北京之后 黄浦江畔也响起了“大风歌”的旋律! 徐州又在全国人民面前露了把脸! 作为一个徐州人 小编感觉与有荣焉!
那么这次恳谈会究竟商议了什么? 都有什么人来 有没有出了什么大新闻呢? 大家赶紧一起来看一看吧!
这次恳谈会汇聚了高规格的参会阵容,他们是: 来自10多个国家和地区、100家大院大所的300多名专家,包括10多位院士、近20位高层次领军人才、30余位上海双创人才、50余位医疗卫生和金融工商领域专家、80余位著名高科技企业负责人参会。 新华社、光明日报、新华日报、科技日报、江苏卫视、上海电视台等10余家知名媒体。
这份“高质量”的参会人员名单,让此次恳谈会的主题更为鲜明——“引智”!
当前,徐州站在了新的发展关口,同时面临着新机遇和新挑战。去年6月,国务院首次明确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定位。今年,徐州获批为国家创新型城市。 然而,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去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徐州视察期间,再次提到创新驱动,要求必须“有信心、有耐心、有定力地抓好自主创新”。 而相对于徐州层出不穷的各种实业工业和地产之外,本土人才培养以及创新思维的培养可以说是徐州的短板。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省委娄勤俭书记指出,江苏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最核心的是创新驱动。徐州必须突破发展短板。 人才+科技,徐州找到了突破短板的必由之路。这个秋天,徐州深度对接上海,把“借智”的目光瞄准了上海。于是本次恳谈会应运而生。
恳谈会成功对接了105个重大项目,其中33个重点校企、校地建设项目上台签约。 这33个重点项目主要是围绕徐州产业发展、载体建设和人才招引进行布局,其中27个是围绕徐州重点发展的装备与智能制造、新能源、集成电路与ICT、生物医药等四大千亿元产业亟需突破的关键技术开展研发合作和产业化。 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瑞典皇家理工学院、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的上百名国内外顶级专家将共同参与徐州中心城市建设、为徐州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徐州-上海产业合作促进协议、未来网络研发应用战略合作协议、徐沪领军人才离岸创业港……这些振奋人心的重大项目,一定要和小编一起持续关注!
徐州引才的决心和发展潜力越来越受到关注。作为徐州人,复旦大学华山医院党委副书记耿道颖表示: 如今,徐州发展的视野不断拓展,此次选择上海,徐州找到了与国际合作的平台。
作为城市规划方面的顶级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一直关注徐州的发展。他说: 这些年来,在徐州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通过艰苦卓越的奋斗迎来了新一轮发展。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这个区域的崛起将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部分。 同济大学十分重视与徐州的合作,我们希望组成中德联合的团队,和徐州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一道,为徐州的未来崛起而共同努力。
中煤科工集团上海研究院院长张世洪说: 徐州交通便利,工业配套齐全,环境优美,特别是营商环境的改善,对未来徐州的发展,我们有着更多的期待。 中煤科工与徐州有着悠久的合作历史,取得了良好的合作成果。希望未来与徐州的各级政府、高校和各大企业加速合作。
除了签约了一大批项目之外,在恳谈会上,徐州还发布了一波重磅人才政策。在黄浦江畔,徐州向全球英才招手! 为创业人才量身定制支持政策、为人才企业精准提供资金扶持、为校地共赢积极拓展合作路径、为创新创业努力营造良好环境…… 这一波重磅人才政策,就在下面的图里,大家都来一起看看吧!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签约项目的落地实施,一大批高层次人才和科技成果将汇聚徐州,人才集聚的效应将日益显现,新技术的引进将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一批崭新的高端项目集群将逐渐在徐州成型。徐州在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和创新中心地位将进一步凸显和巩固。
先北京,后上海 先科技,后人才 徐州发展的步伐才刚刚起步 我们看到的只是徐州发展的一个缩影 徐州,未来可期!
来源:徐州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