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7日上午,南京市举行第七场新闻发布会,通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情况。2021年7月26日0-24时,我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1例(其中7例为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新增报告病例仍主要集中在重点管控区域。相关密切接触者和次密接均已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甄别管理。截至7月26日24时,全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06例(其中66例为轻型,38例为普通型,2例为重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6例。在这112例感染者中,江宁99例、溧水6例,高淳区2例,玄武区、秦淮区、建邺区、鼓楼区、栖霞区各1例。新增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相关情况会继续通过“南京发布”“健康南京”等微信公众号和微博公布。根据国家和省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精准防控工作要求,经疫情防控专家组评估,从2021年7月27日起,我市部分区域疫情风险等级又进行了调整:江宁区禄口街道群力社区金德路63号,马铺村刘家自然村,曹村村山阴自然村、街东自然村,小彭村徐家宕自然村、东岗头自然村,湖熟街道尚桥社区焦东自然村,秣陵街道青源社区翠屏湾花园城,横溪街道许呈社区小呈自然村,东山街道骆村社区天琪福苑;鼓楼区建宁路街道大桥南路10号由低风险地区调整为中风险地区。其他地区风险等级不变。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丁洁27日通报,此次疫情的毒株性质为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德尔塔(Delta)。 德尔塔目前已成为全球疫情流行的最主要的毒株,此前相关疫情看,在临床表现上有几方面新特点:病毒传播力强、更加适应人体、复制快、体内载量高,病人转阴速度慢、治疗时间长、容易出现重症。针对德尔塔毒株的特点,必须用更严更快更全面的防控措施,来阻止德尔塔毒株的传播。
一是要更加严密地开展溯源和流调,力争溯源更精准,确保密接和次密接一个不漏,高风险人群重点管控。
二是管控区域的确定要更科学和全面,及时调整高中风险地区,力争将传播的风险控制在管控区域范围内。 三是措施要更快更严。仍然要坚守现行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防控措施,这些措施要被更严格地执行。此外溯源、流调、密接管理、重点人群管控等防控措施都要与毒株传播抢时间,所有的措施必须更快更严。四是适时开展重点区域的全员检测,使患者发现更彻底,不遗漏,快速切断传播。所以目前南京全城已经开展了两轮全员核酸检测,有的重点区域已经开展了三轮。
五是重点场所要执行严格防控措施。在两站一场一码头、大型商超等公共场所要严格测温验码、佩戴口罩、防聚集和通风消毒等防控措施。 六是全民参与,共同防疫。公众要及时全程接种新冠疫苗,降低感染风险;在公共交通工具、两站一码头等公共场所要严格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在接触公共场所门把手、水龙头、电梯按钮等设施后及时清洁和消毒双手;减少扎堆,公共场所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避免人群聚集;在公共场所打喷嚏咳嗽等及时用纸巾或手肘遮挡口鼻;减少使用公共餐具,坚持分餐制;一旦出现发热、乏力、干咳等症状,一定要去就近的发热门诊就诊,及时开展核酸检测,排除新冠感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