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度一直居高不下的徐州市域快铁S1号线再度生变,开工时间成迷......
近日上午,徐州地铁集团走进《政风行风热线》,就相关问题现场接受市民的咨询、投诉和建议。有市民咨询市域铁路S1号线如何规划?
徐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回复:市民对轨道线网的形成都非常关心,S1号线在我们线网规划中一直规划为向东北方向辐射的一个市郊快线。目前我们也在和贾汪区政府共同推进S1号线前期的规划设计工作。因为按照国内的审批办法,市域(郊)铁路也是要经过国家发改委的审批。具体什么时间开建,目前还没有确切的时间 。
从“省里审批”变成“国家审批” 从“今年力争开建”变成“没有确切的开工时间”
为什么说S1号线生变?我们从最近两次的官方回应里可以略见一二。
在今年4月份,官方关于S1号线的回复是:省里同意就可以,立项许可没问题,力争今年开工。
对此,贾汪交通运输局的领导回复:S1号线,还是说力争今年开建,但是呢,还在给上级汇报,牵扯土地、资金一系列问题,不过审批程序,只要省里同意就可以了,在立项许可方面是没什么问题的。
而在昨天的最新回复中,官方回复则变成了:要经过国家发改委的审批。具体什么时间开建,目前还没有确切的时间 。
时隔仅仅2个月,官方的回复就出现了这么大的变化,所以从两次回复的关键词中,从“省里审批”变成“国家审批”从“今年力争开建”变成“没有确切的开工时间”,S1号线恐怕短期内是不太可能开工了。
审批门槛提高
国家当前严控城市轨道交通建设 那么,S1号线上升到国家审批的话,面临的困难是什么? 最近,一则“国家当前严控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已不再受理启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的申请”的新闻,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据澎湃新闻报道,这个说法最早出现在湖南省发改委官网上。由此可见,国家在轨道交通上变得更加审慎、务实,从公开发布的文件里也能看出来。今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单位“关于进一步做好铁路规划建设工作意见的通知”。1、严格控制建设既有高铁的平行线路,既有高铁能力利用率不足80%的,原则上不得新建平行线路。新建铁路项目要严格按照国家批准的规划实施,规划内项目不得随意调整功能定位、建设时序和建设标准,未列入规划的项目原则上不得开工建设。2、严禁以新建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名义违规变相建设地铁、轻轨。3、规划建设贯通省会及特大城市、近期双向客流密度2500万人次/年以上、中长途客流比重在70%以上的高铁主通道线路,可采用时速350公里标准。规划建设串联规模较大的地级以上城市、近期双向客流密度2000万人次/年以上、路网功能较突出的高铁线路,可预留时速350公里条件。规划建设近期双向客流密度1500万人次/年以上的高铁区域连接线,可采用时速250公里标准。规划建设城际铁路线路,原则上采用时速200公里及以下标准。除此之外,规划建设中西部地区路网空白区域铁路新线一般采用客货共线标准。有关单位要加强对客流密度等技术指标的论证审核,对数据造假等行为依法依规严肃问责。4、严把铁路建设项目审核关,除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外,要满足财务平衡的要求,避免盲目攀比、过度超前或重复建设。5、建立健全铁路债务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加强地方项目出资能力、运营补亏能力等审核,合理控制债务负担较重、超出财政承受能力地区的铁路建设。很多人和城市盼望尽快上马地铁、轻轨,往往跟“炒楼”、“炒地”有关。希望房价再高一些,地价再贵一些,城市就有了面子,自己也获得了利益。 所以,提高轨道交通审批门槛,相当于一轮新的楼市调控。遏制住了一批三线城市的房地产泡沫。这也是向地方传递出一个重要信号:老老实实改善投资环境、发展实业,增加就业机会,吸引人民用脚投票,城市才有未来。希望通过炒概念,超前投资基础设施来发展城市,这条路很难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