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市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工作,按照“确保上级决策部署落地,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延续性,立足实际适当调整”的思路,在2020年文件的基础上对有关政策进行了修订,依法规范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工作。
根据摸底调查,2021年全市小学招生预计13万人,较2020年招生减少约2000人,小学在校生减少约3.6万人;初一预计招生16.8万人,较2020年招生增加约5400人,初中在校生增加约3.2万人。今年全市将有66个中小学建设项目于秋季开学前竣工并投入使用,更好地满足学生就近入学需求。
- 继续落实公办民办学校同步招生,公办民办学校同步登记报名、同步招生录取、同步注册学籍。
- 不得通过任何形式提前摸底争抢生源,坚决杜绝提前招生和掐尖招生。
- 公办学校严格按照就近入学要求,根据划定的学区招收学生,采取登记入学或书面通知入学。
- 民办学校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数的,所有报名人员全部实行电脑随机派位录取;报名人数未超过招生计划数的,一次性全部录取。
- 民办九年一贯制学校其初中招生在保证小学直升需求后仍有余额,且多余名额少于报名人数的,也要采取电脑随机派位方式录取。
- 所有公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都要严格实行义务教育免试入学。
各地要于6月15日前发布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实施办法,8月20日前完成招生录取工作。- 6月27-29日,第一阶段民办初中和公办初中报名。
- 7月3-6日,公办初中对报名学生进行线上及线下资格审查。
- 7月6日下午3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民办初中电脑派位招生,公布派位录取名单;其余民办、公办初中同时公布第一阶段录取名单。
- 7月7-8日,第二阶段报名。未被第一阶段报名学校录取的学生,选择公办初中的,到所属施教区公办初中报名;选择民办初中的到有空余学位的民办学校现场报名。
- 7月12-13日,市或区教育局统筹安排前两批次未被录取及其他特殊情况学生,现场办理相关手续。
各地各校要严格遵守招生政策纪律,自觉维护正常招生秩序,全面落实省教育厅“九个严禁”要求:
所谓公民同招,就是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在规定的时间内,同步登记报名、同步招生录取、同步注册学籍。这个“同步”,并不一定是在“同一天”,而是指“同一个时间段”。
为进一步严控借读,维护教育公平,增加了关于指标生的新规定,“从2021级初一新生起,根据个人志愿且按照规范程序录取后主动放弃的和在初始注册学籍学校就读不满三年的,中考时不享受指标生待遇。”
全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总计划13.3万人,其中普通高中计划招生7.3万人,职业学校计划招生6万人。市区(不含铜山、贾汪)招生总计划2.1万人,其中普通高中1.16万人,职业学校9400人。公民办高中按审批机关统一批准的计划、范围、标准和方式同步招生。
- 3月中旬已经完成中考报名,将于6月上旬进行网上志愿填报,中考文化考试时间安排在6月18-20日,自主招生和特长生加试、艺术加试时间安排在6月22-23日。
今年继续执行优质普通高中招收指标生政策,招收指标生的学校指标生计划不低于本校招生计划的70%。所有高中阶段学校的一律根据考生填报的志愿,通过统一的招生录取平台由市招办统一录取,凡投档后符合学校录取条件并已录取的考生均不得要求退档,不得录取到其他学校。各级各类学校要自觉遵守招生纪律,规范招生行为,推进阳光招生。 市属普通高中继续严格执行《关于开展市属普通高中学校借读问题专项整治的通知》精神,确保继续做到“零借读”。 各县(市)区承担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主体责任,加强对招生入学工作全过程管理。 市教育主管部门将开展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专项督查,发现违规行为,坚决予以处理。 对违反规定的学校,取消申报各类综合评奖资格,涉及民办学校的,将在次年削减招生计划直至取消招生资格。 严格规范普通高中国际课程班招生行为,纳入统一招生管理,实行计划单列,录取分数线原则上要达到同批次学校录取要求,学生就读期间不得转入普通班级。
来源:无线徐州
|